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賣東西

本來想把標題打個昇華以顯現自己開始重視音樂甚於聆聽器材,但是最近又有點找不著新的音樂來聽,加上這麼文青的標題實在不是個買賣文的樣子,所以就作罷啦。

由於主要使用的電腦換成了15吋Macbook Pro Retina,耳機系統長時間閒置,想想一堆東西雖不致於頂級但也還算不錯,這麼放著長灰塵也是可惜,倒不如就賣掉造福後進了。另一方面敝人耳朵說不上很靈光,但極度怕熱,就算冬天戴HD650還是撐不過半小時(所以那耳罩蠻乾淨的),等以後安定下來了或許會再回頭尋找一套理想的喇叭系統。


清單如下:

Sennheiser HD650:2010年接手,當初是億而頌的水貨。品項良好(因為少戴...),愛爾蘭製,原廠線、轉接頭、原本盒書皆在。(圖中wooaudio耳機架沒有要賣)


CORDA Prehead1 MkII SE:德製耳機擴大機,2006年音悅公司貨,可與HD650合售。四組RCA輸入一組前級輸出,耳機孔分高低阻並有EQ和Crossfeed可調整,前級輸出可開關。
(背面Telos端子保護蓋另售)
自吹自擂一下,這台耳擴就我所知是Corda最後一台在德國製造的旗艦機種了,轉手次數很多,網路上搜尋一下其實找得到這台經歷過的主人。與HD650的搭配非常優秀,曾經在Andaudio也看過有人用來驅動HD800,同樣未見乏力。


RME HDSP 9632錄音卡:年份不詳,原廠盒書和轉接線還在,另附上小李線材製造的RCA輸出和同軸數位輸出各一。

Oyaide TUNAMI GPX-R電源線:水貨,忘記多久以前買的了,原盒書均在
Wattgate 藍星381鍍金壁插:水貨,忘記多久以前買的了,原盒書均在
(此兩者還沒從牆壁上拆下來所以無原物照片)
Oyaide INS BS-Plus墊材:myav上購入水貨,保存良好,原盒也在
前面提到的telos端子保護蓋盒子也還在,共12顆


實在太久沒碰二手市場,對行情沒有很清楚因此暫無標價,欲購請寄信至:
cdefgh77@gmail.com


2014年7月19日 星期六

睽違手滑

上次買唱片大概是兩個多月前的事情了,買的還是一張其實已經有過的Dark Side Of the Moon,因為太喜歡這張唱片所以看到這個我自認為封面三稜鏡比較正確的40周年塑膠盒版本,還是忍不住又買了...要價破700的SACD拿來擺著也爽。
(而且這40周年版本還是30周年版本貼張貼紙湊數的...因為2013年Pink Floyd 唱片經Remaster再重新發行時EMI已改為跟The Beatles重發時相同的紙盒版,而唱片買久了之後其實比較喜歡塑膠盒。)


出國一趟十幾天回來,刪一些爛照片的時候倒是突然想到回程在伊斯坦堡等轉機時又買了兩張唱片。一張是教父的原聲帶,我一向喜歡教父的主題曲,對照電影本身的氛圍,曲子的悲愴感似乎也不那麼難以名狀,羅馬街頭餐廳的露天座能看到的街頭藝人10個有11個都在彈這首,聽了四天,轉機轉到煩了順手拿一張也是挺合理...;另一張則是Paco De Lucia的精選輯,播著熟悉的炫技曲Entre Dos Aguas突然也不知道還有什麼可以寫,不如還是貼歌罷。


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

樂器之王

鋼琴之所以被稱為樂器之王應該有說不完的理由。一台完整的88鍵鋼琴有極廣的音域,由於擊弦樂器的特性,聲音的強弱顆粒變化很大,可以彈得像蕭邦夜曲那樣如泣如訴,也有如貝多芬奏鳴曲"暴風雨"一般的大開大闔;體積這當然不用說了,不管什麼編制的樂團,鋼琴絕對是體積最大的一個,也常常會成為作曲家譜曲的主角。此外彈奏鋼琴也可以優雅的坐著彈,不用像提琴一般拉得全身歪來扭去,或是管樂器那樣吹得面紅耳赤...以上理由或正經或有惡搞,但都不是我認為鋼琴足以稱王的最大理由。

我覺得鋼琴之所以能稱王,應該是在各種樂風上的適應性極佳,古典樂這不用說了,剛剛已經舉了幾個例子,爵士樂中鋼琴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光是把一票鋼琴家的名字列出來這篇大概會變成兩倍長。搖滾樂從輕鬆如Beatles,被我奉為神主牌的Led Zeppelin和Pink Floyd,到重如Guns n Roses,這些樂團的名曲常常都有鋼琴作為整首歌的鋪墊或是畫龍點睛的轉折,甚至在後期發展出各種不同的金屬樂流派,當中也還是會用到鋼琴清脆而飽滿的聲響。駕馭起南美區域那些節奏感極強的樂風鋼琴也未見乏力,樂手十指的靈活度及思考的廣度才是決定了鋼琴適合用在哪邊的原因。

鋼琴帶有強烈節奏感的代表之一應該就是這首,出自電影海上鋼琴師。片中鬥琴的橋段非常好看,Tim Roth後來在Pulp Fiction和更之後的無敵浩克都少了當時那股跩跩的味道。


從小時候開始就看到所謂的綠鋼琴或是水晶鋼琴唱片,這首大概也會被台灣唱片行歸到同樣的類別,若以西方人的分法,應該被稱為New Age較合適。出自電影逆轉人生,這首曲子搭配的是午夜時分開車的情景,難以言語形容出什麼特別的氛圍不過看起來挺舒服的。

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

A million miles away

藍調是每個吉他手或多或少一定會碰到的樂風(如果不是只想學一兩首告白或把妹的話),而藍調吉他手的名家太多,年屆90還能上台表演的BB King、曾被稱為神的Eric Clapton、早逝的搖滾樂祖師爺Jimi Hendrix、歌聲和tone都狂野令人難以不注意的Stevie Ray Vaughan,有斯文學院派的Eric Johnson,也有如泣如訴灑狗血一般的Gary Moore。



人在喜好的選擇上很難不受到外界所影響,在音樂上一開始時受到老師唱片櫃的薰陶,對於英國出產的音樂一直都較有興趣。而在英國以及其上方的愛爾蘭,有許多大師級或是活化石的人物都曾經讚嘆過Rory Gallagher,一名愛爾蘭的藍調吉他手。約莫兩年前買了精選集The Big Guns,聽沒幾次就丟到一邊去,直到最近隨機挑唱片來播放的時候發現這首A million miles away還真好聽,keyboard聲音點綴之下整首歌不會硬到受不了,但還是有一股強烈的滄桑感,25歲寫出這種歌不知道是看過多少人生跑馬燈了啊...

2014年6月3日 星期二

不是非唱不可



半念半唱的也好聽啊,最有名的Rod Stewart的版本我反而不喜歡,稍微太油膩了點。半念半唱同樣很好聽的有Mark Knopfler, Leonard Cohen以及陳昇。(共通點就是都是老男人)
不過要說唱的話,Olivia翻唱的倒是挺好聽,一直紅不起來也不知道為什麼:


(原本還以為這首歌夠有名,Van Morrison唱的一定很好找,結果我覺得最好聽的這板還是只有youtube上有)

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一聽鍾情

學了幾年的樂器,最近開始覺得是該出去見識見識,但之前幾個月每天6點左右出門晚上8點以後回家,常常連打開音箱電源的力氣都沒有(還會吵到鄰居),累歸累,書房椅子和客廳沙發卻比起那該死的床還要好睡太多,前一兩周好友也不知道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問我要不要考慮off之後去掛個睡眠門診....。現下來到小科,難得一周算是空閒不少,可又卡了一份paper要報告,碰上溫度漸高的五月天,悶熱且略為無趣的生活成為另一個懶得碰琴、懶得做事甚至懶得聊天的藉口。看著電腦桌旁邊的唱片櫃,倒是想起了幾句話要說。

處在20出頭這個年齡層,說起聽音樂取向,流行樂想當然耳會是大宗,好聽的也的確不少,但近幾年已經沒有感受到有哪個人堪稱歌壇天王或天后了,可惜了盛極一時的華語歌壇...;西洋流行樂向來百家爭鳴,其中搖滾、藍調、靈魂甚至到嘻哈饒舌的分野越來越模糊,除了在主流市場上響噹噹的幾個名字之外,也還有不少璞玉被埋沒在唱片堆中等著人挖掘。一般認為較為艱澀的古典樂,因為廣告、電影等等流通度倒也不低,或許說不出曲名,但是旋律卻琅琅上口,不因多數作品缺乏人聲而難以使人留下印象。

爵士樂聽眾跟重搖滾或金屬樂一樣,較侷限在有接觸樂器的族群中,或許這個曲風的名字無形中帶給人們一種壓力,是一種比較難、比較深,需要專心聽才聽得懂的音樂(那為什麼理論一堆的古典樂沒有這種包袱呢?猜想大概是因為每個人從小音樂課或多或少都經歷過古典樂的洗禮)。固然爵士樂背後的確藏了不少博大精深的know how,如啟彬與凱雅的爵士棧就常常介紹許多爵士樂理,但是流行樂也有樂理啊,在C大調彈個升D照樣可以算是outside,理論這種東西不會因樂風而有所改變。

所以讓我想到的一種可能,就是因為爵士樂曲的中間往往包含了一段即興,即興時是沒有明確主旋律可言的,各個樂器或聲部在這種時候都可以湊上一咖,不論是和諧的進行或是劍拔弩張的衝撞都可能在即興時出現,結果就導致:聽眾聽不懂唱片裡的人或是台上的人在幹嘛。若不是在聽爵士樂的一開始,常常被柔和的鋼琴聲吸引,每首歌的即興段落我大概也會跳過去吧。(難怪有幾張Herbie Hancock玩合成器的唱片到現在還沒聽完過)


曾經被問過幾個問題,例如為什麼會喜歡聽爵士樂?如果要買唱片要從哪裡下手?我的答案大概都是底下放的這張Bill Evans Trio - Waltz For Debby。第一首My Foolish Heart鋼琴一個音下去,配上後面鼓刷的鋪墊,不用什麼高級音響也有如臨現場之感;Bill Evans低頭彈奏鋼琴的樣子很清晰,Scott Lafaro緩緩撥弦和Paul Motian輕柔打鼓的畫面也都在眼前。有多少情意想述說想發洩,4分54秒不再是口中形容如一瞬的時間,而是片能承載一切的汪洋。




(同為現場錄音的專輯《Sunday at Village Vanguard》也相當值得一聽)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無題2

初次對Amy Winehouse這名字有印象應該是在還會轉去channel V和MTV的年紀,對這個名字搭配的是什麼樣的歌曲,MV該是什麼樣的色調,歌手會長得什麼樣子都沒有任何記憶。第二次再看到這名字時,同樣來自英國,也同樣唱靈魂樂的Adele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幾首知名曲目在Facebook的動態時報上以近乎洗板的方式出現;而這時候看到Amy Winehouse的原因卻是酒精中毒死亡,成為27 club的新成員之一。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買書和買唱片這件事也變得跟決定要不要與人相處一樣,讓第一眼的印象佔了近乎絕對的主導權;看到Amy Winehouse唱片封面上的樣子,直覺這會是個個性較為難搞,而且在某些方面有異常執著的人。而聽過一些作品,我想這份執著大概除了狗仔和大眾們都想探究的私生活之外,剩下的都全數灌注到音樂之中了。過世後的這張唱片名為Lioness: Hidden Treasure,而不論什麼類型的音樂總是情歌最為動人,底下兩首收錄於專輯內,故事大相逕庭的情歌,構成了我在照片和維基百科之外,對Amy Winehouse所有的認識。






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

脫胎換骨


換回原本的單線圈bridge拾音器,再裝上鈦合金下弦枕及Jeff的巧手setup,這把琴的改變令人驚訝,原本預期會碰到的高音很亮的問題沒有出現,整體聲音的presence倒是又提高了一個檔次,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讓肌肉與琴多多認識彼此了。

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電吉他解剖學─琴身(1)

琴身:
琴身可依據外型大致分為Single cut和Double Cut兩種,相較於Single,Double cut琴身對於高把位彈奏比較輕鬆,尤其是站著彈時會更加明顯。所以Slash和Zakk Wylde把腳跨在監聽喇叭上撐起琴彈奏、以及Jimmy Page的躬身彈琴都是因為琴揹太低,高把位難以彈奏所導致,當然帥氣成分也是佔了一大半。
上:Telecaster, single cut
下:Stratocaster, double cut
若按照木頭及內部結構分類則可先分為Solid Body、Semi Hollow及Hollow三種。

Soild顧名思義,是使用實木製作琴身,琴身中間會另外挖洞及溝槽以安裝電路、拾音器或是搖座;Solid Body又再細分成整塊實木(one-piece),或是由兩塊以上木頭拼接而成的琴身。拼接琴不代表一定是爛琴,早期的Stratocaster有很多都是2-piece琴;同樣的one-piece也不見得就是好琴,聲音好壞這種事其實有點講運氣。
(另外70年代時G和F兩大廠都出過pancake琴身,如此一來製作琴身時就不需要過厚的木料)

Solid body: Les Paul
Semi Hollow(半空心)則是指琴身僅有在安裝拾音器的部分是實木,其他則為木料挖空而成,相較於Solid Body,有較多的琴身腔體共鳴的tone,彈奏起來的感覺就是比較有空氣感的聲音,可意會而難以用言語表達,建議去彈彈看就會知道那是什麼樣的音色;但音色也不至於溫到無法勝任搖滾樂,因此在不少英搖甚至重搖滾、Punk樂團仍會看到這種琴出現。
Semi Hollow: Gibson ES-335

Hollowbody則是完全的空心琴,拾音器可能只是貼在琴身上,或是另外在面板上挖洞安裝。此類琴多以純爵士吉他為主,再加上Flatwound弦就會有好聽的Mellow Sound;不過全空心的特性使其容易feedback,幾乎無法作為搖滾樂彈奏使用。(琴身又大又厚也是很難邊跑跑跳跳邊彈啦...)
Hollow: Gibson L5
另外在Solid Body琴上有一種常見的做法叫做Chamber,即在琴身中挖掉一部份的木頭,可以減輕重量和增加琴體的共鳴(理想狀況下)。個人認為這跟Semi hollow琴的本質不太相同,不能混為一談。在近年一般產線的Les Paul還可以看到另幾種減輕琴身重量的方式,孰優孰劣倒一直都說不準。
Top
Top為琴身上另外貼的一片木頭,通常是作為修飾音色,或是增加美觀的作用。以Les Paul為例,由於使用較厚的Mahogany琴身,因此大多會加上Maple top避免音色過暗。Maple top常常會有漂亮的紋路,那些紋路也成為一把吉他高價與否的因素。

而對semi hollow和hollow琴而言,因為琴身有很大的空腔,所以Top對共鳴的影響會更明顯。這裡的top跟木吉他一樣會分為合板或是單板,而由於hollow body的琴面板多有弧度(這類琴又稱作Archtop),對單一木材而言彎折後要有足夠的強度極為不易,因此電吉他中的單板琴價格都十分高昂。


琴頸與琴身的接合方式:
Bolt on
以螺絲將琴頸與琴身"鎖起來",是最經濟的方式,由Leo Fender所發明,因此可以想見這種接合方式多在Fender琴上可看見。通常接合的螺絲會有四根,加上一片neck joint plate;70年代的Fender曾經用過三根螺絲(據說是個充滿地雷琴的年代),而近年做出比較大創新的則是Tom Anderson,相接處改採梯形,以兩根螺絲便能達到良好的接合效果。
傳統的Fender式neck
Tom Anderson's neck
Set in
Set in相較於Bolt on的成本高出很多,Bolt on是從外面把琴頸和琴身鎖上,Set in則是在內部的接合面上膠把兩者黏上,理論上黏合的縫隙會比用螺絲鎖來的小,所以震動應當會更完整的傳導,不過這也只是理論上...。此種接合方式在歐美廠高價琴上常常見到,Les Paul又可依內部黏合長度分為Long tenon和short tenon,在選購reissue Les Paul時可從年份分別。
set in,另外從此圖可明顯看出琴身為2-piece body
tenon的比較
Neck through
與其說是琴身與琴頸結合,Neck through式的吉他比較像是找好琴頸再把琴身拚上去,這種接合方式在手工小吉他工坊以及日本吉他品牌較為常見。在搜尋資料時還找到另一種做法叫做Set Through,個人認為這像是很深的set in。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Grosh Retro Classic

新嬌客,2008 Don Grosh Retro Classic

雖然想著要再買一把琴想了至少一年,看似是審慎考慮;但是去試了一些吉他發現10~15分鐘就足以決定一把琴的好壞。也不知道是不是想到走火入魔了,所以看到東西變得很衝動;還是其實對聲音好壞感覺的培養,是經過這幾年的彈奏和聽力訓練才慢慢摸到訣竅的。

買二手琴有幾個優缺點:通常拿到新玩具的第一個反應都是將其全身仔細端詳一番,二手琴難免有敲傷和刮傷,花了大把鈔票買來的東西有瑕疵心裡多少會有點疙瘩;但是一些標榜近全新純收藏的二手琴又讓人不敢下手,琴是要一直彈奏聲音才會逐漸熟化的,這可是樂器而不是家具啊。而好處則是許多二手琴賣家都很願意讓潛在買主試琴,而且也可以交流不少相關知識;相較於大部分樂器行彈沒多久就開始緊迫盯人,同型號也不能拿多把琴出來試,消費者的感覺差了多少不言可喻。
(就算是同型號,不同把琴的聲音差距仍可能很大,尤其像Strat這種Bolt on設計更是如此。跟稍有名氣的二手賣家買琴則可以確保琴都是"挑過的"。)

我用過的第一把琴是大一時跟國中同學L借來的Ibanez HSS小搖琴,音箱則是跟另一位同學C用1000塊買下樂器行新手套餐會搭配的陽春款,畢竟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興趣,器材不如先省著點,就這麼渾渾噩噩的彈了半年。到了大一下總覺得該有自己的一把琴了,所以就幹了件新手才會做的蠢事:看網拍照片買琴....。挑了一把日廠Epiphone Les Paul,結果運氣很不錯,外觀狀況好之外tone也不賴;還記得當初買下Les Paul時賣家可是千里迢迢從永和開車搬琴過來,這不掏錢都不好意思啦。就這樣彈了好幾年,技巧或有增長,但增加的量絕對不如這把琴上多出的鏽斑和擦撞傷要來的多。
結果這把琴正面除了Stoptail的螺絲之外沒什麼傷,看來我不會彈吉他嘛。

對雙線圈的代表吉他熟悉之後(雖然不是血統純正的Gibson)就會開始想買其他種形式的琴,人的慾望果然無窮。單線圈的琴一向以Stratocaster和Telecaster作為其中的代表,但Tele也是Singlecut設計,吸引力就小了一些,加上後來許多喜歡的樂手都是Strat的愛用者,就這樣慢慢被自己洗腦了。

期末考將屆結束時開始到處找琴,本來最有興趣的Fender Eric Johnson好聽到被老闆自己買起來用了,店員雖說要試也是可以,但試了好聽買不到那也是徒增傷感所以就直接不試了...,爾後試了以下的琴。

1. Nash guitar:美國來的仿Strat relic琴,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在PTT被炒作起來,在阿通伯看到了就拿來試試看是否名實相符。結果呢...一方面我對把琴磨爛還要跟我多收錢這件事沒什麼興趣,另一方面我彈的這把完全沒有木頭聲,所有Strat tone都是靠拾音器撐起來的,這樣的琴開價超過7萬真是令人費解。

2. Fender 2013 American Standard Strat:2013年式的STD搭載了Custom Shop pickup,但Fender的品質仍如以往難以預期,這把琴的高音比我用過的解剖刀還利,彈不到3分鐘就受不了啦。
(好的高頻應該是具有足夠的穿透力而非刮耳)

3. 2001 PRS McCarty:PRS在台灣的吉他市場一直都是重要的角色之一,華美的外型加上彈奏舒適度屬上乘,擄獲不少吉他手的心。McCarty相較於最熱門的Custom22, 24是比較偏Vintage Sounding的琴,但仍有push/pull旋鈕可以切單,音色頗為多樣。這把的琴況,彈奏手感都是無可挑剔,然而自己覺得彈起來感覺聲音跟現在已經有的Les Paul並沒有進步太多;我想整整高了一倍的價格,所追求的不該只是舒適度的大躍進。

4. 2004 Fender American Vintage 62 Strat:Fender在去年把American Vintage系列(AVRI)做了很大的更動,現在的AVRI已看不到57和62的型號。62是很標準的Alder+Maple neck+Rosewood Fingerboard的配置,與上一把PRS同一賣家,這把近8~9歲的琴外觀狀況仍然非常好,不過聲音聽起來也跟8.9歲的頑皮死小孩鬼吼鬼叫差不多...,而且AVRI出廠配置是三段Switch,我個人還是覺得5段Switch的Strat較優。
(是有附Switch可供更換,但千里迢迢驅車買了一把琴,還要特別為了這個小東西跑去樂器行換,真夠麻煩的。)


最後碰到的琴就是這把Grosh Retro Classic,才剛拿起來刷弦就讓上述幾把黯然失色。自己彈過幾把認知中的好琴,發現大部分好的電吉他都有acoustic反應靈敏的特性,我尤其喜歡注意琴頸琴身相接處震動傳導的好壞。不過這可是電吉他,一定還是要用音箱收貨保險些。

大略規格如下:
1-piece alder body, aged white with Mary Kaye finish
1-piece maple neck + rosewood fingerboard (10" radius), 6105 tall narrow fret
locking kluson tuner
S/S/S PU, master volume, master tone, blender control, 5-way switch
2-point tremolo
其中Blender control是這把琴較有特色的一部份,Don Grosh將一般Strat的Bridge tone control(圖中最下的旋鈕)換成了混合pickup比例的開關,所以讓這把Strat也能做出類似Tele middle position的音色。另外此琴的Bridge pickup被前琴主換為Dimarzio Super Distortion S,原本的Fat 60's 我也有拿到,預計農曆年後會換回來,可能還會順便換上鈦合金saddle。


買新琴的感覺用一個字表達就是:爽。但是長期彈奏Les Paul下來,對於Humbucker + Mahogany的反應較為熟悉,突然換成Single coil + Alder這樣的組合,對右手的控制力和音色調整是個考驗;這也是換琴有趣的地方,拿到一把好琴不代表彈得出好聲音,在手上彈得最順的也未必會是高級琴。而舊琴呢?Les Paul雖然有不少缺點,這些缺點是促成我買新吉他的主要動機,但是那種又甜又暖且Punch足夠的音色也只有Les Paul辦的到;還有,日廠Les Paul在我買的時候正好在市價高點,現在賣了算起來沒虧個一萬都該高興;更何況這是我真正的第一把琴,還真賣不下去。







最後,對這把琴到底用什麼木頭製作琴身我還是蠻有疑問的,證書上雖然明明白白地寫著Alder(我前面也寫了好幾次),不過實在沒看過多少Alder有如此明顯的木紋。另外這把琴的音色偏亮,加上琴身頗輕,拿去工作室試琴時,老師覺得很有可能是Swamp Ash;但是看了好幾十張照片,Swamp Ash又不太可能會看到這麼細的紋路...,總而言之還是好聽就好,研究身世真是件麻煩事。

搖座旁的木紋十分清楚



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電吉他解剖學─琴頸(2)

琴頸(neck)
Skunk stripe
琴頸可以是由單塊木頭或是多塊拼接而成,木頭取材方式也會有所差異(請參考此文章)。一般來說琴頸多為楓木(Maple)或桃花心木(Mahogany)所製成,少數高級廠牌會採用整根玫瑰木(紫檀木,Rosewood)作為琴頸;在某些Fender琴上還可以看到在maple琴頸嵌入一條mahogany作為加強,稱為skunk stripe。而琴頸與琴身的接合方式又是門學問,在琴身的文章會再做詳述。

Truss Rod

這是個我完全不知道中文名稱叫什麼的東西,一般時候我都稱其為"調琴頸彎度的鋼條",得要把琴頸對半剖開才能看到全貌,功能就跟這個長名字一模一樣,是琴頸裡很重要的一部份,在整把琴的setup中可能會需要調整。某些廠牌曾經出過琴頸內含有雙truss rod的款式,但是徒增重量且似乎對聲音有負面影響,所以市場主流還是一般的單truss rod。Truss rod的調整開口大多位在琴頭,但早期的Fender則把孔開在與琴身接合的一端,所以要調整truss rod時需要把弦甚至護板全部拆下來。(Fender現在有不少型號仍然沿用此設計)

binding為鑲邊,裝飾意義居多但還真的有點加分效果
指板(fingerboard)
相信這個應該不用解釋,從字面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fingerboard的材質以Maple, Rosewood還有Ebony(黑檀木)為大宗,Maple又分為上漆與不上漆(所謂的不上漆maple其實還有一層薄漆);Rosewood之中則以巴西玫瑰木最為有名,現在巴玫已經禁止出口,其木紋相當特殊,且據說使用巴玫的琴聲音會比較好聽;最後還有相對之下較難保養的Ebony,我個人只擁有過Rosewood指板的琴,Rosewood的最大優點就是不太需要特別照顧,只要清理彈奏造成的污漬即可。一般來說Maple指板的聲音最亮,Rosewood次之而Ebony最暗,但造就電吉他聲音的元素不僅止於指板而已。

指板除了材質之外其弧度也很重要(fingerboard radius),一般會以英吋表示,數字越小代表越圓,彈奏和弦時較輕鬆,如Fender American Vintage系列的7.25";數字較大的指板較平,對於現代繁複的演奏技巧來說較為適合。也有些琴會使用複合的弧度,由琴頭往琴身方向指板愈趨平緩,以一般吉他彈奏多使用開放弦或是低把位彈奏和弦、用高把位彈獨奏來說,這樣的設計十分合理。

註:有不少人篤信巴西玫瑰木對聲音造成的影響,然而以電吉他來說,指板相對之下佔琴的很小一部份,所以我個人認為這不若木吉他使用巴玫作為側板來的明顯,畢竟音箱側板關係到整把琴的共鳴好壞。但若是PRS或是其他手工小廠使用整支巴西玫瑰木製成的琴頸那或許又是另一番風景了。

Fret
Fret又稱琴衍,台灣也有人稱為銅條。Fret的材質以鎳為主,當彈奏時弦與Fret之間會不斷的摩擦,長期下來磨損到無法彈奏的程度時就需要refret(就是重新裝琴衍啦);也有些廠商使用不鏽鋼,好處是不會再有refret問題,但音色上會跟鎳略有不同。不同規格的Fret其彈奏手感也大相逕庭,如Eric Clapton的簽名琴就使用較窄的Fret,對不熟悉的人而言彈奏起來會較費力。

在二手琴的買賣上最常看到也最沒用的問題就是:請問這把琴Fret還有幾成?買家會問這樣的問題無非是想知道這把琴還可以彈奏幾年才會磨損到需要找人修理的程度,但是對賣家而言,不管磨損的再嚴重也幾乎都會說還有個7~8成,數字報太低別人一買回去就要修,誰會想要呢?再者每把吉他的個性都需要時間去適應,賣家售琴前可能已使用一段很長的時間,習慣了琴的彈奏手感,對他來說那fret當然也還有8成以上。所以除非照片看起來根本是平的,不然還是別再問這問題了...直接去試,讓手去感覺最準。

Nib
Nib通常只會在Gibson的琴上看到,如圖可見,是琴頸Binding跟fret間的包邊,這樣的設計並不知從何而來,但是當琴使用一段時間或是濕度有變化導致Fret和Nib中間有縫隙,彈奏時就可能會卡住弦,這是Gibson眾多的失敗設計之一。如果手上有Gibson的琴要refret,強烈建議把這惱人的東西給磨掉。

Inlay
Tree of Life
Inlay就是指在指板上某些格會出現的一點,或是一個矩形等等的裝飾,猜想最初時這應該是用來標記Fret使用;奇數Fret大多都會有一點,除了12th fret前後的奇數點沒有,且12th fret本身有兩點之外(12th fret恰巧為空弦音的高八度)。後來看到的許多廠牌開始使用各種特殊的材料或是形式來製作Inlay,如PRS的鳥、Nik Huber的鯨魚還有Ibanez的生命樹等。

弦距
圖片摘自Farida官網
弦距對影響彈奏手感極大,過高的弦距會讓琴根本無法彈奏,而過低的弦距則容易打弦,弦缺乏震動的空間也會讓tone比較乾瘦,在挑選琴時這也是一定要列入考量的重點。

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不忍卒睹的Gibson

2014是Fender Stratocaster的60周年(1954-2014),按照往例Fender當然也會推出一些周年紀念琴,今天在Facebook上看到的Fender廣告長這樣:

霸氣十足啊,一堆耳熟能詳的名曲還有去年紅透半邊天的Daft Punk的歌都有,非常對樂迷胃口的一張海報。


再來看看Gibson的2014是怎麼開始的:


更多請點此,我已經不想再貼下去了....WTF, Gibson?

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電吉他解剖學─琴頸(1)

電吉他大部分為琴頸與琴身榫接所製成,這篇文章主要著墨於琴頸的琴頭部分。關於電吉他的構造與其詳細解釋的文章在網路上其實已有豐富的資源可供參考,不過內容通常比較細碎一點,所以這系列內容幾乎都是四處瀏覽資料再整理出來的。中文內容可參考當代樂手、豆芽菜舖、PTT的吉他和效果器板(guitar, Pedal),簡中的吉他論壇個人就沒什麼涉獵;英文內容最值得參考的是The Gear Page,對特定型號的琴有偏好的也可去專門的論壇例如MyLesPaul Forum等等。本文將以Gibson與Fender的琴作為代表,畢竟市面上各種其他品牌的琴設計靈感大多也來自這兩家已有的款式。

以Les Paul為例的圖片,其中琴頸應該是一路延伸到琴身上了,只是那樣畫很醜

琴頭(headstock)

琴頭是各廠最喜歡拿來變花樣的地方之一,以範圖的Fender為例就有分成所謂的大頭Fender與小頭Fender,一些高級琴更會以徽飾強調其"地位"。不過萬變不離其宗,琴頭仍然須具有最基本的調音弦鈕,功能當然就是讓使用者調音以及換弦時綁弦的支撐點。不同的琴頭形狀設計造就出了不同的弦鈕排列方式,以Fender為例,因其高音弦的綁弦位置太遠,因此會加上了string tree以提供足夠的下壓力避免高音衰聲,但string tree也容易造成走音問題;在Eric Johnson Model上木頭取材就與一般琴款不同,琴頭後仰幅度變大而不需string tree;有些其他廠牌的Fender類吉他如Suhr, Carruther不必利用此種設計就能得到足夠的下壓力,而原理為何則還是個謎。


與Fender大相逕庭,Gibson在各型琴頭上大多採取對稱式的設計,所以不會有高音衰聲的問題;相對古樸的外型,琴頭與琴頸間還有折角,讓Gibson的琴通常看起來比較有高檔樂器的味道。然而Gibson的琴頭卻有兩種極為嚴重的缺點:第一個是由於三四弦穿過上弦枕後要綁上弦鈕時需要大角度轉彎,所以弦鈕的拉力有部分成為側向力,也就是對聲音的好壞或穩定不但沒有幫助還扯了後腿;另一個缺點比較要命,由於大部分電吉他及民謠吉他的琴頸彎曲程度都須透過裝在木頭裡的Truss Rod調整,為了安裝Truss Rod,會使琴頭彎折的部分剩下非常少的木頭做支撐,Gibson琴就因為這樣發生過不少的斷頭慘案。



上弦枕(nut)

上弦枕恰好位於琴頭和指板的交界處,會拉到前面來講純粹是因為琴頸的篇幅太多...(原本打算一篇講完一把琴的全部,結果廢話越來越多看來只能拉長到三篇了),大部分琴的上弦枕都長得跟上面這張圖一樣,材料有可能是塑膠或是獸骨,由於獸骨質輕堅硬的特性,讓琴弦震動時較不會有多餘的能量耗損,因此理論上nut使用獸骨可以得到較好的延音。上弦枕通常比較不會是改裝琴時第一個去動的部分,如果要更換的話要注意須磨出與使用的弦徑相對應的凹槽,若是突然把平常用的弦換成非常粗的弦徑也可能需要重磨弦枕。


上圖的弦枕稱為Roller Nut,每一條弦通過的溝槽兩側都有滾珠軸承,好處是會讓弦在弦枕上滑動時更加的平順,以減少走音的可能。在琴上有安裝的人當中最出名的是Jeff Beck,以大量運用搖桿的演奏手法及細膩的聲音表情著稱。


這張則是使用Floyd Rose搖座,台灣多直接稱作大搖座的吉他使用的上弦枕,這類琴很麻煩的地方是換弦時需要用六角板手把上面的鎖打開才能換弦;而大搖座琴換弦的麻煩之處遠不止於此(看過一次實在是太麻煩了,所以我連碰都沒碰過這種琴),因此個人認為除非演奏上有非用大搖不可的需求,不然這種琴還是別買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