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Herbie Hancock Jazz Concert

一場很好的演奏會往往不需要太多冗詞贅字來讚揚,一場糟透了的音樂會則連講個爛都嫌太多;不上不下的呢?倒是有不少東西可以拿來討論一番。

開始花心思聽爵士樂的樂齡不超過一年,有好多東西是還不懂的。咆勃、酷派或是其他各種千奇百怪的sub genre我還不能精確的分出來,不過一直聽下來的感覺是:爵士樂喜歡在不和諧中尋找可能,而這種在歌曲中尋找可能的過程越往近代就顯得越長與越頻繁,這樣的做法會讓一首歌的型態在演奏中逐漸瓦解。對於職業樂手或是耳朵很利的樂迷而言,這種一邊打破一邊創新的方式是很新鮮,很悅耳的,對於比較一般的聽眾就非如此。所以就會讓台上的人玩的很爽,台下聽得懂的可能也很開心,但是聽不懂的就開始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與金錢,也因為這樣,這場音樂會讓我看到了不少好玩的事情。

1.  我隔壁的一位應該是上班族的男士每次都抬頭不到2分鐘就選擇拿出iPhone玩Candy Crush,全部人還在喊安可時他就快速消失了。

2.  坐在我另一側的老先生不知道是聽到不耐煩還是內急所以暫時離席,卻剛好挑在樂團把表演曲目混在一起彈的時候。而這場音樂會對於聽眾的規矩比較嚴格,非到段落時不得入場,最後這位老先生在安可時回來被他老婆狠狠刮了一頓。

3.  中途離席的人難以計數,而且座位也沒坐滿。(這可是Herbie Hancock耶)

4.  第一首歌時Vinnie一敲鈸就把所有樂器的聲音都蓋掉,後來是有改善不少,但是Bass不使用Octave時聲音細不可聞,吉他也太容易被Keyboard吃掉聲音;Fazioli鋼琴的高音在跟樂團合音時聽起來比路邊樂器行擺的數位鋼琴還糟糕,國家音樂廳真該好好保養一下鋼琴了。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挑到的座位剛好在三樓看台的下方,合成器的高音有點太尖;不過我還是能夠打瞌睡,而且我打瞌睡時在我前一排的人還在摀耳朵,如果能拍照下來看應該是很有趣的畫面。

忘記是多久之前,衝著Herbie Hancock這個名字買了一套用硬紙盒裝的4CD精選,雖然真的聽熟的歌曲沒有很多,這次的演出也是有點衝著名字而去,不過整體來說也算不上失望,除了Herbie本身還有名氣響亮的鼓手Vinnie Colaiuta,沒啥聽過的Bass和吉他手在獨奏時也有相當精彩的演出,不難想像歐美的職業樂手圈競爭有多麼激烈,吉他手玩合成器的音效還比Keyboard多哩。通篇看起來像是挑了一堆毛病,但是音樂會的高潮常常都在結束時,表定的最後一首Cantaloupe Island和安可曲第一首Rock It讓全場high到不行,也讓我沒聽到第二首安可就滿足的回家了。


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待辦事項1



Steely Dan在1980年出了《Gaucho》這張唱片之後就一直未有新的錄音室作品,直到2000年才又出了《Two Against Nature》,以及2003的《Everything Must Go》。雖然按照以往的經驗,這種沉寂好一段時間的樂團再次出山常常都是靠著以前輝煌年代時累積的名聲來撈錢,但是隨便抓了幾首來聽,就知道這種狀況並不會在他們身上重演。歌曲依舊精采,歌詞辛辣程度也不改,而錢包和唱片櫃在此時除了抗議也沒有其他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