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嬌客,2008 Don Grosh Retro Classic |
雖然想著要再買一把琴想了至少一年,看似是審慎考慮;但是去試了一些吉他發現10~15分鐘就足以決定一把琴的好壞。也不知道是不是想到走火入魔了,所以看到東西變得很衝動;還是其實對聲音好壞感覺的培養,是經過這幾年的彈奏和聽力訓練才慢慢摸到訣竅的。
買二手琴有幾個優缺點:通常拿到新玩具的第一個反應都是將其全身仔細端詳一番,二手琴難免有敲傷和刮傷,花了大把鈔票買來的東西有瑕疵心裡多少會有點疙瘩;但是一些標榜近全新純收藏的二手琴又讓人不敢下手,琴是要一直彈奏聲音才會逐漸熟化的,這可是樂器而不是家具啊。而好處則是許多二手琴賣家都很願意讓潛在買主試琴,而且也可以交流不少相關知識;相較於大部分樂器行彈沒多久就開始緊迫盯人,同型號也不能拿多把琴出來試,消費者的感覺差了多少不言可喻。
(就算是同型號,不同把琴的聲音差距仍可能很大,尤其像Strat這種Bolt on設計更是如此。跟稍有名氣的二手賣家買琴則可以確保琴都是"挑過的"。)
我用過的第一把琴是大一時跟國中同學L借來的Ibanez HSS小搖琴,音箱則是跟另一位同學C用1000塊買下樂器行新手套餐會搭配的陽春款,畢竟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興趣,器材不如先省著點,就這麼渾渾噩噩的彈了半年。到了大一下總覺得該有自己的一把琴了,所以就幹了件新手才會做的蠢事:
看網拍照片買琴....。挑了一把
日廠Epiphone Les Paul,結果運氣很不錯,外觀狀況好之外tone也不賴;還記得當初買下Les Paul時賣家可是千里迢迢從永和開車搬琴過來,這不掏錢都不好意思啦。就這樣彈了好幾年,技巧或有增長,但增加的量絕對不如這把琴上多出的鏽斑和擦撞傷要來的多。
|
結果這把琴正面除了Stoptail的螺絲之外沒什麼傷,看來我不會彈吉他嘛。 |
對雙線圈的代表吉他熟悉之後(雖然不是血統純正的Gibson)就會開始想買其他種形式的琴,人的慾望果然無窮。單線圈的琴一向以Stratocaster和Telecaster作為其中的代表,但Tele也是Singlecut設計,吸引力就小了一些,加上後來許多喜歡的樂手都是Strat的愛用者,就這樣慢慢被自己洗腦了。
期末考將屆結束時開始到處找琴,本來最有興趣的Fender Eric Johnson好聽到被老闆自己買起來用了,店員雖說要試也是可以,但試了好聽買不到那也是徒增傷感所以就直接不試了...,爾後試了以下的琴。
1. Nash guitar:美國來的仿Strat relic琴,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在PTT被炒作起來,在阿通伯看到了就拿來試試看是否名實相符。結果呢...一方面我對把琴磨爛還要跟我多收錢這件事沒什麼興趣,另一方面我彈的這把完全沒有木頭聲,所有Strat tone都是靠拾音器撐起來的,這樣的琴開價超過7萬真是令人費解。
2. Fender 2013 American Standard Strat:2013年式的STD搭載了Custom Shop pickup,但Fender的品質仍如以往難以預期,這把琴的高音比我用過的解剖刀還利,彈不到3分鐘就受不了啦。
(好的高頻應該是具有足夠的穿透力而非刮耳)
3. 2001 PRS McCarty:PRS在台灣的吉他市場一直都是重要的角色之一,華美的外型加上彈奏舒適度屬上乘,擄獲不少吉他手的心。McCarty相較於最熱門的Custom22, 24是比較偏Vintage Sounding的琴,但仍有push/pull旋鈕可以切單,音色頗為多樣。這把的琴況,彈奏手感都是無可挑剔,然而自己覺得彈起來感覺聲音跟現在已經有的Les Paul並沒有進步太多;我想整整高了一倍的價格,所追求的不該只是舒適度的大躍進。
4. 2004 Fender American Vintage 62 Strat:Fender在去年把American Vintage系列(AVRI)做了很大的更動,現在的AVRI已看不到57和62的型號。62是很標準的Alder+Maple neck+Rosewood Fingerboard的配置,與上一把PRS同一賣家,這把近8~9歲的琴外觀狀況仍然非常好,不過聲音聽起來也跟8.9歲的頑皮死小孩鬼吼鬼叫差不多...,而且AVRI出廠配置是三段Switch,我個人還是覺得5段Switch的Strat較優。
(是有附Switch可供更換,但千里迢迢驅車買了一把琴,還要特別為了這個小東西跑去樂器行換,真夠麻煩的。)
最後碰到的琴就是這把Grosh Retro Classic,才剛拿起來刷弦就讓上述幾把黯然失色。自己彈過幾把認知中的好琴,發現大部分好的電吉他都有acoustic反應靈敏的特性,我尤其喜歡注意琴頸琴身相接處震動傳導的好壞。不過這可是電吉他,一定還是要用音箱收貨保險些。
大略規格如下:
1-piece alder body, aged white with Mary Kaye finish
1-piece maple neck + rosewood fingerboard (10" radius), 6105 tall narrow fret
locking kluson tuner
S/S/S PU, master volume, master tone, blender control, 5-way switch
2-point tremolo
其中Blender control是這把琴較有特色的一部份,Don Grosh將一般Strat的Bridge tone control(圖中最下的旋鈕)換成了混合pickup比例的開關,所以讓這把Strat也能做出類似Tele middle position的音色。另外此琴的Bridge pickup被前琴主換為Dimarzio Super Distortion S,原本的Fat 60's 我也有拿到,預計農曆年後會換回來,可能還會順便換上鈦合金saddle。
買新琴的感覺用一個字表達就是:爽。但是長期彈奏Les Paul下來,對於Humbucker + Mahogany的反應較為熟悉,突然換成Single coil + Alder這樣的組合,對右手的控制力和音色調整是個考驗;這也是換琴有趣的地方,拿到一把好琴不代表彈得出好聲音,在手上彈得最順的也未必會是高級琴。而舊琴呢?Les Paul雖然有不少缺點,這些缺點是促成我買新吉他的主要動機,但是那種又甜又暖且Punch足夠的音色也只有Les Paul辦的到;還有,日廠Les Paul在我買的時候正好在市價高點,現在賣了算起來沒虧個一萬都該高興;更何況這是我真正的第一把琴,還真賣不下去。
最後,對這把琴到底用什麼木頭製作琴身我還是蠻有疑問的,證書上雖然明明白白地寫著Alder(我前面也寫了好幾次),不過實在沒看過多少Alder有如此明顯的木紋。另外這把琴的音色偏亮,加上琴身頗輕,拿去工作室試琴時,老師覺得很有可能是Swamp Ash;但是看了好幾十張照片,Swamp Ash又不太可能會看到這麼細的紋路...,總而言之還是好聽就好,研究身世真是件麻煩事。
|
搖座旁的木紋十分清楚 |